?
工業生產“電子慧眼“,讓質檢行業從傳統方式逐步向智能AI質檢方向轉變
時間:2023-01-09來源:本站
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作為國家經濟基礎,智能制造成為制造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在制造業產品生產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多種檢測和零部件識別應用,零部件產品種類眾多、數量龐大、更新迭代快,且對外觀檢測準確性、靈活性、成本管控等有強烈需求。傳統人工方式已無法滿足需求,如何通過智能方式滿足制造行業需求變得尤為重要,同時也是制造行業發展遇到的新的課題。
傳統質檢急需向AI質檢方向轉變
工業與質量檢驗是一種檢測工作,是煤炭、鋼鐵、電子制造、汽車及零部件、紡織以及食品飲料制造、煙草制造等重工業、輕工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經濟建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素有工業生產的“眼睛”和科學研究的“參謀”之稱。
傳統質檢主要以專業質檢工人操作,但突出的問題在于人口紅利逐漸減弱,導致的“用工難”問題。據統計,目前每天工業生產線上進行人工檢測的工人數量超350萬人,但因工資不高、工作枯燥,愿意從事人工質檢的工人愈來愈少。
再加上,傳統質檢因過度依賴人工而導致準確度不高、一致性弱、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在降本增效的需求下,質檢行業也一直在尋找更高性價比的方式。隨著RPA和AI科技的日趨成熟,AI質檢在工業生產中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
AI質檢市場發展分析
據IDC預測,到2025年中國工業AI質檢整體市場將達到9.58億美元,2021-202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28.5%。 工業AI質檢已經從試點應用走向規模化復制推廣。IDC發布《中國AI賦能的工業質檢解決方案市場分析,2022》報告提出,工業AI質檢已經從前幾年的試點應用,走向規模化復制推廣。目前,在大多數場景下,工業AI質檢以定制解決方案,即一體化檢測裝備及定制檢測系統的形式在產線應用。
從整體來看,工業AI質檢主要集中在4類行業實現規模復制應用,即通信和電子制造、汽車及零部件、消費品和原材料4個行業,合計占據了91.5%的市場空間。不難看出,4個重點行業貢獻了目前AI質檢主要的規模化應用場景,不過新的應用場景也在快速醞釀解鎖中。
越來越多的企業探索AI技術在質檢中的應用
在此背景下,愈來愈多的企業不斷探索AI技術在工業質檢中的應用。像云服務商、AI質檢企業、機器視覺軟件企業進入該領域較早,機器視覺檢測裝備商、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工控自動化企業、綜合AI企業、通信運營商等5類企業也都在加快步伐切入市場。寶德計算也通過自身多年的技術經驗積累為質檢行業提供了昇騰智造工業AI質檢解決方案。
AI質檢讓企業體會到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真實價值,加速企業向精細化生產轉型,還有助于進一步實現全產業鏈的智能化改造,應用到更多的制造細分行業場景,為整個行業的提質增效帶來積極影響,可見AI質檢市場空間巨大。
?